佛山禅城“城BA”遇上逐梦篮球少年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松炜 杨苑莹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泽宝 实习生 江楚慧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泽宝 黄松炜球场上灯火通明,城BA围观者层层叠叠 ,佛山欢呼声不绝于耳。禅城7 月 14 日晚,遇上佛山禅城区全民篮球季在佛山夜间人气最旺的逐梦创意产业园揭幕 ,远道而来的篮球黔东南锦屏队与佛山代表队率先奉献一场酣战。禅城全民篮球季有着别具一格的少年 " 城 BA" 办赛风格,比赛间隙接连上演的城BA街舞
、电音、佛山民俗特色表演等,禅城交织出禅城独特的遇上 " 最活力 " 的一面。置身现场,逐梦仿佛整个空间都在喧哗,篮球告诉人们 ,少年这里是城BA——禅城。来自佛山二中篮球队的宋梅涌
,此前曾三次代表禅城参加市级比赛,当晚却也感到紧张。" 好多人 、好多双眼睛在看着我。" 在篮球赛事连连的禅城
,像宋梅涌一样怀着篮球梦的人们如何找寻机会以篮球为生、让理想落地
?10 岁小球员畅想 CBA接受正规篮球训练宜早不宜迟 。徐嘉铧执教的 " 中体冰封战队 ",队员的年龄在 10 岁至 11 岁之间。作为竞技队,队员们每周练球 6 次
,星期二至星期五每天 1 个小时,星期六、日各 3 个小时。作为队长的陈健洋今年 10 岁,5 年前读幼儿园大班时,他告诉家里人 ,自己想要打篮球;读二年级时,他被教练挑中入队。" 一开始喜欢篮球
,是因为小朋友们在一起打球,感到很快乐。" 据他所说
,在球队的这两年里 ,他参加过 "10 场大赛 ",例如禅城区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等,各种各样的友谊赛则不纳入统计。陈健洋运球好
,速度快 ,球风华丽。生活中的他 ,和球场上一样高效 :为了留出时间练球,他习惯了在课间抓紧写作业。篮球和学业两全,他对此完全有信心。爸爸本是个网球迷
,因为陈健洋选择了篮球,也就更多陪他打篮球、看篮球。每次训练时,爸爸带他来到场馆 ,随后就在休息区默默等待。他看得出家里人对他的支持 ,感谢他们 " 非常认真地培养我 "。也许是年龄相仿的缘故,同队的冯浩淋身上和陈健洋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 ,梦想—— " 希望打上 CBA 职业联赛。" 身高 139 厘米的陈健洋一板一眼地说。" 最好就打进 CBA 吧。" 冯浩淋笑了,眼睛微微眯起。在球队里
,陈健洋、冯浩淋是彼此最要好的伙伴。为什么 ?" 欣赏对方。" 他们异口同声,语气显得亲昵 。最近," 冰封战队 " 迎战来自广州的一支球队,当时双方比分交替上升 ,后来因为对方犯规过多,有球员被罚下
,形成 4 打 3 的有利局面," 冰封战队 " 得以成功逆转 。但让陈健洋遗憾的是,在那场比赛里 ,他没有拿到 MVP。" 就差一分,我得了 6 分 ,他得了 7 分," 他指了一下旁边的冯浩淋
," 他拿了个 MVP。"教练徐嘉铧说
,当队员们来到这个年龄段时,已经有强烈的表现欲。如果觉得自己在同龄人里表现不错 ,就会找机会展现出来。" 实际上 MVP 对教练来说很难选
,在你心目中,只要是自己带的球员
,个个都是 MVP
,不可能单独给谁,最终只好比较他们俩谁的得分高
。冯浩淋高了 1 分
,陈健洋就哭了,这就是表现欲
。"在目前的 CBA 职业联赛里,广东拥有三支球队,是联赛里最多的。陈健洋最关注的就是广东的球队。去年 ,他在爸爸的陪同下,观看了广东东莞银行队与辽宁队的比赛。坐在观众席里,陈健洋试图感受职业球员和他们的不同
。" 用自己的生命去拼搏
。" 他说 ,那些球员走上了职业道路,所以把全部精力 " 献给了职业 "。相比之下 ,他认为 " 冰封战队 " 在打球态度方面有点懒散了。怎么圆自己的 CBA 梦
?" 训练要非常刻苦,就不能偷懒这样子的 。"" 非常刻苦地训练,训练中不能偷懒
。" 两人不一样的回答表达着相同的意思
。当了教练之后,学员给我快乐徐嘉铧大学毕业至今已有五六年的执教经验
,他在教球中总结出:10 岁是一个 " 分割线 "
。10 岁以下就看球员的基本功,只要技术水平达标 ,就不缺成绩。随着年龄增长,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的球员在某个年龄段打得很好 ,但上了一个年龄段后,可能就跟不上而放弃了。另一方面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了初中之后
,开始要求他们以学业为重。" 之前有个青年队,组建时队员们读初中,等到他们升高中时,很多家长告诉我,说孩子平时要晚修
,周六到下午才放学
,时间搭不上 。" 但尽管如此
,徐嘉铧看到近几年来正规篮球训练慢慢地推广开了
,而在他 10 岁、11 岁那时,还没有这么多大型、小型的篮球俱乐部
,接受不到训练,只能自己摸索
。徐嘉铧是广州人,在他看来
,广东的篮球氛围浓厚,其中广佛莞更是不遑多让
。带着手底下的 " 冰封战队 " 出去参赛,所面对的队伍水平通常很高
。" 只有人们重视篮球 ,当地的竞技水平才会提升
。" 佛山的篮球底蕴可从大大小小的俱乐部窥知一二。早先几年,他在其他城市工作,发现在 U8、U10 等低年龄段
,那里基本没有专门的竞技队以及相应的赛事 ,而在广佛却很普遍。初、高中时,徐嘉铧曾梦想踏上职业道路 ,到了大学里才有意识地调整重心 ,开始兼职教球,往篮球教练方向发展。当篮球从爱好变成工作,徐嘉铧说,当球员时压力只在场上,主要来自自己 ,打得不好输掉比赛
,也不会有来自其他方面施加的压力 。" 今天球打得不好
,没关系
,下次再来,但是工作上不可以
。"现在 ,徐嘉铧对篮球的态度就是,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 ,无论是小型、中型还是大型赛事 ,多带他们参加,不断积累经验
。他认为 ,手下的队员们在这个年龄段,首先要打好基础,其次是比赛经验,只有这两样东西能帮助他们走向更高级别。" 有一个学员参加了青训,已经慢慢往职业道路走了,但是他现在已经不在这里
,当他真的成为职业球员时,也许已经不记得我了。我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帮助过他的一个教练 ,仅此而已。"他说,以前作为球员 ,乐趣就是享受在场上奔跑、投篮、庆祝。当了教练后
,他的快乐来自每一次赢下比赛
,或者球员们打出了精彩的配合,命中了精彩的投篮 。" 以前是自己给自己快乐 ,当了教练之后,学员给我快乐。" 孩子 2 个月大 ,徐嘉铧打算等他学会走路就开始教他篮球
。想要成为 " 陈国豪 "篮球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宋梅涌的回答是 " 爱好 " 。这项爱好 " 可以说很重
,也可以说不是很重 "
,因为有时还是要把其他东西
,比如学习,放在第一位,但是篮球是他的 " 第一爱好 " 。宋梅涌初二时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
,今年 17 岁的他,暑假后就要升高三。在这个关口
,他回顾自己的篮球经历
,认为最重要的比赛,就是几次代表禅城区出战市级比赛
。就在不久前,他参加佛山青少年篮球锦标赛,这项赛事要求参赛球员年龄在 18 岁以下 ,这意味着他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场比赛。" 大家都很不舍
,这个集体一起打了三年,现在要回到各自的高中去了 。" 他说。过去不管是在小区里打球,还是外出打比赛,宋梅涌因篮球而交到了许多朋友 ,包括多位篮球教练
。篮球青年大多以自己喜爱的球星为偶像,但宋梅涌说:" 我跟他们不太一样,我的偶像不在 NBA 或 CBA 里,就是我的教练
。" 他介绍,教练年轻的时候是 " 这边的球王 ",作为过来人,教练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 ,像好朋友一样跟他们打成一片
。现在,他的想法是将来当一名体育老师或篮球教练
。在同样来自佛山二中的张智栋看来
,要以篮球为生
,最简单的就是当篮球教练。" 我也有当老师的意愿,所以如果当老师的话就当体育老师,当篮球教练。不过
,如果有机会在大学里更上一层楼,触碰到职业篮球门槛的话 ,我肯定会争取的。"他从今年的 CBA 状元陈国豪身上,获得了鼓励。" 我和他都是打中锋
,我特别向往他所走的道路,他考上的大学(广工)
,其实我也想考 。"来源 | 羊城晚报责编 | 牛智杰查看原文